©南方日报 2022-07-11 0
投资 投资良垌/土地资源/旅游 13542015105
雨过天晴的上午,在廉江市良垌镇新圩村委会白泥埇垌村里,廉江丰晟种养专业合作社的2000余亩早造水稻挂满稻穗。通过创新“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代耕代种农地托管模式,村民将丢荒地进行土地流转,开展机械化规模种植,曾经的撂荒地变成了聚宝盆。
丢荒地重新种上水稻
亩产近千斤
放眼望去,大片的金黄色在乡间蔓延,一望无际,收割机将稻谷不断“吞入”腹中,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在收割机的后端,稻谷从卸粮口源源不断地流入货车车厢,村民一车接一车把稻谷拉走。
当天,稻田还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廉江农业专家组对丰晟种养专业合作社土地托管服务进行项目验收。“稻谷颗粒饱满,产量高,托管服务好。”专家组成员对丰晟种养专业合作社土地托管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虽然近期的大风天气造成一部分稻穗倒伏,但不影响收成。通过旱播的方式,首次早造水稻亩产将近千斤,让廉江丰晟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志锋喜出望外。再过十多天,2000余亩的稻田将收割完成,预计能收割260万斤稻谷。
在过去,眼前的千亩稻田因为无水灌溉、劳动力低下、虫害鼠害等原因长期丢荒,成片都是野草和荆棘林。“短短几个月,这片丢荒的土地重新种植水稻,而且产量还不低。”张光锐滔滔不绝地说着近两年的变化。
今年33岁的张光锐是丰晟种养专业合作社社员,来自新村仔村。2020年,他将自家丢荒了10多年的3亩地入股合作社,除了土地补贴、土地租金收入外,在合作社工作还能领到薪金,回乡务农的生活越过越有盼头。他鼓励身边的田珍、肖伟珍等农户也加入合作社。他坦言,土地托管的方式很赞,现代农业走机械化的路子产量好、效率高,对农业很有信心。
创新土地托管模式
千户农民变股民
近年来,良垌镇“瞄准”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以村集体来牵头,推动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让农民变成股民。良垌镇新圩村委更是创新发展“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代耕代种农地托管模式,引导村民将丢荒地进行土地流转。
2020年,新村仔村外出乡贤陈志锋主动回到家乡承包荒地,并注册成立廉江市丰晟种养专业合作社。
陈志锋是新村仔村人,常年在新疆、宁夏一带从事农副产品批发生意。回到家乡承包撂荒地,他在流转土地的时候碰到很多“钉子”。有村民不理解不支持,难以成片流转土地,影响日后规模化种植。
得知这一消息后,良垌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组织镇农办、农技站的工作人员积极协调配合其与村委会对接,与农户签订合同,确保连片流转丟荒地。新圩村党总支书记苏亚九带领村干部走村入户宣传政策。
“我们收集了群众意见,大部分群众都非常支持,有的群众想种‘大冬禾’,我们商定在成片流转的土地边上留出一块面积相等的土地让其冬天耕种,群众同意了。”苏亚九介绍,连日来,他们找到解决办法,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
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合同,近千名农户的土地由合作社代耕代种,有效地解决了土地丢荒现象。
苏亚九介绍,新圩村是良垌镇较早推行土地托管的村委会之一,目前,该村2000余亩土地已全部完成土地托管,土地托管让闲置土地活了起来,在富了群众的同时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农民发展产业的信心。
从育秧、打田、播种、生长、抽穗、扬花、灌溉再到最终的成熟,丰晟种养专业合作社托管的2000余亩荒地变良田,大家有目共睹。近日,新圩村附近的东桥村负责人主动找上门,想将该村300亩丢荒地交由合作社代耕代管。
“只要农民有需要,就可实现种田全程托管,从选种、施肥、收割到销售,全由合作社来完成。”陈志锋说,父母一辈对家乡田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愿意成为农村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双季稻+冬种”轮作
多渠道助村民增收致富
丰晟种养专业合作社推行“双季稻+冬种”轮作模式,除了早晚造水稻外,冬种冬瓜、土豆、辣椒等经济作物。
“已经有遂溪、湛江等地的企业找上门,有意向和我们合作冬种番薯和毛豆,我们正在考虑第一轮冬种要择优而种。”陈志锋表示,流转出来的土地成为农业企业想拿的“香饽饽”,自己对振兴乡村的计划充满信心。
在复耕过程中,陈志锋发现用水问题是推进撂荒地复耕复产的“绊脚石”。位于新村仔村面前垌的水沟因年久失修无法灌溉,平时无法排水输水,每逢大雨过后,垌里的农田几乎都被淹没。
为此,陈志锋出资对从白泥埇到东桥河一段约1500米的水渠进行修复使用。同时还将在水渠上面规划建设一条3米宽的机耕路,方便村民运输农产品和机械设施。
因为缺水,目前良垌镇采用水稻旱播的形式进行种植。“我们根据耕地面积情况,将凿6个深水井用于抽水灌溉,同时在原有的山塘基础上储水用。”陈志锋表示,用水跟得上,水稻产量是没问题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就业,带动了村里的活力,推动了经济发展。老家是良垌镇南桥村委会山瑶村的全启昌,现任廉江粤湘公司主管。2019年,全启昌回到家乡流转了200多亩的土地,发展第二产业,一年四季轮作辣椒、水稻、水瓜等经济作物。
“除了工人工资外,每年公司还会拿出3%的利润奖励勤劳的工人,去年公司发放工人工资超过60万元,回来发展后最有意义的事是可以带动乡亲父老就业。”全启昌坦言,做农业“看天吃饭”,有时会亏得严重,但无论公司盈亏,工人每天的工资都按时发放。
来自石埇村的杨姨特别珍惜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她表示,这里的工资和入厂务工的差不多,并且工作时间相对自由。
近年来,良垌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作为新机遇,推进农业高效化和产业化发展,打响良垌农业品牌,发展第三产业、乡村旅游,多渠道让村民增收致富。
良垌镇地处广东省湛江市的北面,廉江市的东南面,全镇区域面积269平方公里,人口约13万。截止至2012年底,该镇下辖35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323条自然村。良垌镇大部分人口为广府民系…
详情多彩良垌·醉美荔乡!良垌在线喺由蓝粤网主办嘅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良垌镇地方门户网站,我哋致力促进广东荔枝之乡-良垌镇嘅发展。请各位记住我哋嘅网站 www.524431.com
微信扫码加管理员邀请
194358195